首页

羞辱踩踏 doa5

时间:2025-05-29 01:08:12 作者:(乡村行·看振兴)黄山屯溪:昔日河滩荒地变身“网红打卡地” 浏览量:13555

  中新网黄山5月28日电 (刘鸿鹤)在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新江村的率水河畔,数十顶白色帐篷点缀在绿茵之间,彩色书屋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。这片名为"星宿沙滩"的露营地在一年前还是杂草丛生、牛羊遍地的荒滩,如今已成为日均接待超千人的网红打卡地,生动诠释着"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"的发展理念。

昔日的荒滩变身沙滩露营地。任俊翔 摄

  生态修复催生"帐篷经济"

  "最大程度保留河滩原生态风貌是我们的设计初衷。"项目负责人朱建军表示。2023年当地实施水循环生态修复工程后,原本季节性积水的荒滩重现生机。通过与村委会签订"村集体土地入股+企业运营"协议,这片240亩的河滩地实现了华丽转身。

  营地内自助烧烤区炊烟袅袅,亲子游戏区传来孩童欢笑,萌宠乐园里孔雀正与游客互动。保留原生植被的沙地上,可移动式帐篷和木屋错落有致,与远处率水河的粼粼波光构成和谐画卷。

  "土地入股"实现多方共赢

  据屯溪区黎阳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程波介绍,项目选址时特意避开了生态脆弱区,所有建筑均采用可拆卸结构。村集体以土地入股获得20%分红,同时优先雇佣本地村民参与建设和运营。数据显示,项目建设期吸纳80%本地劳动力,目前固定用工20余人,人均月增收3000至5000元。

  "以前只会种地采茶,现在能给游客做特色土菜,一天能赚三四百元。"村民王大姐边准备食材边介绍说。像她这样的本地村民们,农闲时在营地打零工已成为增收新途径。营地还直采周边蔬菜基地的农产品,带动了配套产业发展。

当地村民正在帮游客准备食材。刘鸿鹤 摄

  "四季运营"让淡季不淡

  今年"五一"期间,该营地接待游客8300余人次。

  面对"露营经济季节性明显"的疑问,朱建军亮出创新方案:冬季推出徽州特色杀猪宴、非遗板龙表演和杂技演出;春季开发研学课程;夏季主打亲水项目;秋季举办丰收节庆活动。"我们要打造'露营+'旅游综合体,让淡季不淡。”

  正在组织团建的本地游客黄俊说:"这里有沙滩、萌宠、游船,配套完善又不破坏自然,是团建首选地。"带着孩子游玩的汪婷婷则对亲子互动项目印象深刻。

游客在露营地进行团建活动。刘鸿鹤 摄

  "微改造"孕育大产业

  业内观察人士表示,此类"轻资产"项目正成为农文旅融合的新抓手。通过盘活闲置资源、植入新业态,全市已涌现出20余个特色露营地,形成"生态修复-产业植入-村民共富"的良性循环。

  据悉,星宿沙滩营地二期将增设缆车、房车营地等设施,串联率水河风光带打造全域旅游新节点。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,这种"微改造、精提升"的发展模式,正在皖南山水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4亚洲羽毛球精英巡回赛(四川·简阳)开赛

4月16日,中德两国领导人一起散步交流的照片被全网关注。当天,从举行会见到一起散步、共进午餐,围绕中德关系发展、双方务实合作、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,习近平主席同朔尔茨总理面对面交流达3个多小时。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指出要“坚持中德关系的合作主基调和发展大方向,牢牢把握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这一定位”,为中德关系长远发展指明路径。

截至目前已有12人被查,梳理足坛系列腐败案时间线

业以才兴,新职业背后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。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,充分释放人才红利、推动高质量发展,我们有基础有条件、有空间有潜力。新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人才链,有助于实现“强”人才链、“优”产业链、“活”创新链的共赢。新职业越是健康发展,越能推动人才队伍壮大、人才效能提升、人才比较优势增强。更好发挥千行百业人才的作用,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就能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合力。

一图看懂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

洛伦索总统说,“来到中国访问,我们感到宾至如归”;塞拉利昂总统比奥愉快地表示,“将带着美好的回忆回到塞拉利昂”;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情感真挚,“中国的支持与合作,在多米尼克随处可见”;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感慨,“马中合作特别是共建‘一带一路’,使马尔代夫人民受益良多”……

活动中,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院长赵浩兴表示,在传统生产力下的商贸流通体系呈现出小、散、弱的特点,要加快通过品牌营销、数字商业、超级供应链、一体化商贸等措施打造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产业链流通体系,提高供给侧质量,实现出口消费品升级。

300余家国际采购商山东“扫货” 意向成交额逾1亿美元

中青旅遨游公司董事长韩杰介绍,目前赴埃及、摩洛哥等国的中国游客选择自由行、定制游的比例越来越高,他们更喜欢深入当地,来一场更松弛的旅行。同时,在传统跟团游中,游客对产品内容、接待标准、综合服务质量也更加关注。总体来说,非洲跟团游的整体服务标准比之前有明显提高。

相关资讯
当外交遇上书香丨“世界有如海洋,时代有如劲风”

一是统一部署噪声污染防治领域公益诉讼工作,以法治力量保障安宁和谐环境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噪声污染投诉举报数量持续增长,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。2023年,最高检专题部署各级检察机关聚焦老百姓“家门口”的噪声污染问题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办案工作。各级检察机关针对工业、建筑施工、交通运输、社会生活等领域噪声污染问题办理公益诉讼940余件,有力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二是助推压实噪声污染防治责任,凝聚协同共治合力。噪声污染的来源多样、类型交织、成因复杂,涉及不同行业和监管部门,容易出现职责不明、衔接不畅等问题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督促协同作用,促进有关行政机关依法行政,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定职责。同时,结合办案推动完善噪声污染监管责任体系,促进实现各司其职、各尽其责的协同治理效果。江苏省检察院办理噪声污染治理专案,推动13个设区市政府制发文件明确噪声监管责任部门。三是坚持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,让公益诉讼办案既有力度又有温度。注重精准规范办案,统筹法理情有机统一,不搞“一刀切”,力争做到守护群众正常生活安宁与服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双赢。江苏省无锡市检察机关办理某汽车企业噪声污染案过程中,推动当地政府及相关行政机关协调场地用于企业货车停放,并将货车道路运行线路评估纳入规划,避免噪声扰民及安全隐患。
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